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

飛越迷幻的60年代




很多人都看過《飛越瘋人院》吧?沒看過小說大抵都看過電影,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這一幕:

McMurphy: I can take it no more. I gotta get outta here.
Chief: I can
t, I just cant.
McMurphy: It
s easier than you think, Chief
Chief: For you, may be. You
re a lot bigger than me.


身裁高大的chief 認為McMurphy 比自己大得多,自己是那樣的微小。McMurphy 的逃走、扼死護士長的決心、被弄成了白痴……一連串的事情終於喚醒了Chief But I tried, didnt I? 終於,Chief 明白了,所以他成為了第二個McMurphy,大叫一聲,衝破了那玻璃。

原來,一個人可以無限小,也可以無限大。

後來,精神病院回復一切正常,護士長回來了,人人也乖乖的排隊吃藥,彷彿一切從未變,但,一顆顆的心正蠢蠢欲動,侍機待發。

你知道《飛越瘋人院》的作者Ken Kesey在甚麼的情況和氛圍下寫下《飛越瘋人院》的呢?

Ken Kesey
與他的「大巴」(詳情留意星期4*)在60年代的時候極有名氣,他到處宣傳,叫人踴躍參與政府當時的試藥計畫,甚麼藥?是一大堆的LSD 迷幻藥!進入了迷幻的狀態後,企圖將個人從文化殘缺的效應中釋放出來。這歸究於戰後再步入冷戰階段,政府極力吹捧科學,實施現代化,文化被掏空與威脅,人們可感受的只有禁閉、控制和孤獨的感覺,文化剩下的只有懷疑和沉默。

LSD
的強大力量把這種空虛和疏離強化,甚至大大的誇大了妄想的程度,讓人得以抽離那個孤獨壓抑的世界,LSD 是對現代主義的抗衡與顛覆。這些藥物最後在Ken Kesey 的大力提倡下,流到了主流的文化中,嗑藥創作成了一種潮流。

《飛越瘋人院》就是從這樣的迷幻氛圍下寫出來的,只要你敢走過去拿那個盒子裡面的東西,你便能走出去,顛覆這個冷漠與不安的世界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